日前,由教育部关工委主办、省教育厅关工委承办,以2023年“老少共话二十大,踔厉奋发新征程”为主题的“读懂中国”作品评选活动圆满结束。公司员工景明心、宋祉衫共同撰写的《寸心寄华夏 畜乳业为先 追忆“中国乳品教父”骆承庠》征文荣获征文类省级二等奖。
征文原文:
寸心寄华夏,畜乳业为先,追忆“中国乳品教父”骆承庠
骆承庠先生年少漂泊,辗转归巢,为危难祖国奉上最好的年华,桃李天下,传承一家,以满腔热血立足本业情牵华夏,为国家当行,为民生先行,为赤子之心不虚此行,你穿越书海,跋涉于经天纬地之间,在科研的长河里,成长为中国著名畜产品加工学家和食品专家,中国近代畜产品加工科教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成长为藏于无数学子心底最难以割舍的猎猎旗帜。
骆承庠,一个属于东农、更属于中国的名字,1924年,他出生在浙江义乌县的一个旧知识分子家庭,据祖辈族谱记载,骆氏宗门乃唐初四杰骆宾王之后,为了继承先人文风之兆,祖父给他起名“承庠”,希望他能文可兴邦,以教育救国。12岁,随着日本人的入侵,骆承庠跟随学校开始了流亡生活,从此,开始了他漂泊、求索、奋进,几经周折,历经风雨,却不虚此行的一生。
归来,坚守报国初心。
1947年,骆承庠在国立英士大学毕业后,跟随大学老师到台湾农业试验所当技士,后成为台中农学院的一名讲师,他所就读的大学就是今天的国立中兴大学。1956年,他留学日本,攻读硕士学位,数年奔波虽有所学却无所建树,迷惘之际,骆承庠在日本九州大学遇到刘成栋副部长率中国林业代表团访问日本,得知遇引导,回归祖国,以遂报国之愿。当时他认为东北地区奶源多,中国乳品方面的发展在东北,于是,他毅然来到黑龙江的东北农学院,发挥在日本学习的畜产品加工专长,自1958年毅然返回大陆至今,骆承庠根植龙江近60载,一生只做两件事:一、深耕桃李 先后为祖国培养十六名博士,数十名硕士,一大批本科生、专科生、进修生。二、精进科研 在东北农学院建立畜产品加工专业,成立畜产品加工研究所,创建中国畜产品加工协会,这位皓首雄心的老人,用近一个甲子的无悔坚守,诠释他对畜乳产业的厚爱情深,向深爱的祖国和人民交出了一份满意答卷。
雕琢,百炼图强成钢。
伟大的事业要靠坚强的决心和强烈地愿望才可以完成。从1958年开始,重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骆承庠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自力更生,白手起家,先后建立起畜产品加工实验室、小加工厂、肉食品加工厂及畜产品加工研究所,为本科生、研究生提供了良好的实验基地。经过同行专家的评议,在全国同类院校食品专业中处于一流地位。在科研中,教授始终把密切结合国情联系实际,接触世界科学前沿、创新科技水平,注重实践应用作为主攻方向,完成研究课题60多项,国内外发表论文50余篇,获得国家、省级奖8项。
不倦,耕耘桃李芬芳。
在几十年为乳品事业奋斗的实践中,无论获得什么荣誉和头衔,骆承庠最看重的还是“教育”这一身份,从教以来,骆承庠精心授业,治学严谨,担任专科、本科、研究生教学任务,主讲乳及乳制品工艺学、畜产品加工学、现代食品科技进展等专业课,从60年代后期,他先后四次受农业部委托,在bat365中文官方网站举办全国高等农学院、中等农业技术学校、畜产品加工学团队培训班及乳产品技术培训班,学员受训后担任各自院校的主讲,以后陆续创办成专业、系和bat365体育,成为领导者和骨干,在此基础上,又以培训班学员发起以骆承庠教授为首,在我国首次创立了中国畜产品加工协会、中国畜牧业兽医学会畜产品加工分会。1997年,被民政部注册批准为中国畜产品加工研究会。80年代初,东北农学院在骆承庠教授的创导下,首先恢复和创办了全国第一个畜产品加工专业和动物食品科学学科,1982年,在全国首次招收该学科硕士学位研究生,90年代初,建立了全国唯一的动物科学博士点,该学科被列为省重点学科。时代的惊涛骇浪中,他埋下头,甘心做耕耘的砥柱,神舟的峥嵘岁月里,他挺起胸,成为东农乃至全国最大的财富,一片赤胆忠心、一番绝代风华,他为华夏大地的乳品事业绘就宏伟蓝图,将一生奉献给伟大的科研事业。
骆承庠先生是中国乳业泰斗,也是中国畜产品加工学科的奠基人,正是有先生的倾心培育,才有东农学子撑起中国乳业半壁江山。先生高风儒雅,对员工教诲如春雨,润物无声。先生求实创新,对乳业发展如巨擘,江山高求。骆老一生教书育人,严谨治学,是中国奶业科技的丰碑,是中国奶业现代化的先行者,正是有骆老师和东农老一辈食品人对中国乳业的热爱与执着,对员工培养的辛勤付出与严格要求,成就了东农学子占据中国乳业半壁江山的辉煌局面。
如今,阳光正在破缝而洒,草种正破土而长,骆承庠先生用尽一生耕耘的畜乳产业,正如他们一般,蓬勃发展,蒸蒸日上,奔赴日趋璀璨的人间理想,抬头所望,眼前皆是希望。骆老的竭尽所能,已然无所不能。为此纪念“中国乳品教父”骆承庠先生诞辰一百周年,这盛世,如先生所愿!